Background Info:
全球经济形势风雨飘摇,互联网增长滞阻,降本增效蔚然成风,22Fall 校招哀鸿遍野,全世界转宇宙机仍如火如荼。
在这需求放缓、供应剧增的情况下,作为一个 Computer Science 专业的大一新生,我时时感到忧虑。
与此同时,大学生活即将开始,这意味着不同以往的漫漫征程。
自由的代价
「Liberty comes at a price.」
在单向度的高考赛道上,我们心无旁骛、全新内卷,因此从不迷茫、从不彷徨。而进入大学,尽管还说不上是「海阔任鱼游,天高任鸟飞」,我们也得到了相当的自由。
于此同时,许多同学也踏上了成人的阶梯。正式成年意味着对自己的全权负责。
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接纳自由的能力。随波逐流、跟随大众往往是省力的,而独立思考、斟酌损益总使人精疲力竭。
自由是什么?对我来说,自由并非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那不叫自由,那叫做梦。自由,应当是拥有选择的权利。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说法:「决定你一生成就的不是努力,而是方向。」
选择,就意味着在人生的岔道上走出自己的路。
我记得曾经在语文课上学过这么一篇诗歌: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
选择,意味着一种责任,「自己选择的路咬着牙也要走下去」,但谁想痛苦地在崎岖的道路上苦苦硬撑呢?
选择,意味着一种风险,前路漫漫,也许某条路走到头来山穷水尽,而彼时回头已晚。
谁都不希望自己挥霍了青春后,空空发出一声「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嗟叹,也不愿拷问自己是否拥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决绝,或许当我垂垂老矣、回首前路,我也很难相信自己有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坚持。
但——每一条路都是可行的道路,每一条路都通向未知的风景,风云变幻,很难料定哪条路更适合自己,也很难判断哪条路能走得更远。
下面简单列举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
保研:卷 GPA,卷科研/卷竞赛,卷活动。
- 保研 20% 的名额,能否卷赢那些卷王?
- 卷输了有没有退路?
- 科研真的是你想选择的道路吗?专硕还是学硕?
- 竞赛学深细分领域,和你未来的方向是否重合?
- 各种繁杂的职务是否性价比足够?挤压学习时间会不会影响 GPA?
-
考研:卷 GPA,卷考研科目,二次高考。
- 到时候就业情况如何,会不会有很多人就业失败冲击考研?
- 考研失败怎么办?二战吗?青春年华才几年,来得及吗?
- 高考的折磨还能再忍受一次吗?应试学习真的值得吗?
-
留学:卷 GPA,卷科研(PhD)/实习(Master),卷语言。
- 留学是为了什么?见识异域风情?拓展见识?还是华润万家?
- 家里支持得起吗?性价比是否足够?留在国内是不是也挺好?
- 疫情、政策、国际关系影响下,留学渠道是否能继续畅通?
- 到了国外的陌生环境,扛得住各方面压力吗?
- 润的话,留学后能否找到工作、拿到身份?
-
就业:不卷 GPA,卷竞赛、实习、应用。
- 本科就业难度是不是有点高?未来发展会受限制吗?
- 就业失败怎么办,不卷 GPA,还有退路吗?
- 专业知识跟的上吗?基础够牢固吗?
-
……
读硕?学硕还是专硕?还是读博?……
投入多少精力到社交上,多少精力在应试上?多少精力在科研、竞赛上?多少精力在语言上?……
…………
甚至,你还可以想的更远一些:
- 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前端?后端?算法?嵌入式?游戏开发?运维?测试?网安?
- 能否具备不可替代性,能否建立技术壁垒,能否跟上时代发展,35 岁后能否避免被优化的命运?
- ……
方向的选择,在很早就开始了。也许是完美主义作祟,我们总是希望能在每一个节点上做出对自己最优的选择,但未来不可知,我们只能进行不完全信息博弈,在可观测的信息下进行贪心的抉择。而这一切的结果,都要由自己承担。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走过的路可以回头,但失去的时间永不复返。
很多时候,也许我确实希望有那么一位全知全能的哲人王,为每个人安排好最适合他的方向。也许人们就是这么的蒙昧,这么的患得患失,犹豫不决,缺乏魄力,左右为难。
「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可正是成熟的人,才明白,谁也不能应有尽有,选择才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选择方向,我们可能要了解社会情况、判断经济趋势、研究行业前景、发掘个人喜好……而再如何神机妙算,也不过是求个心安,给自己一个「理性选择」的借口,让自己有信心走下去。
无论选择了哪条道路,都不免披星戴月、风雨兼程。这里我本想说,选定了道路就一心的走下去吧,但这依然是错误的——浪子回头,为时不晚,换一条路也始终在备选项中。
痛苦吧,焦虑吧,可怜的选择困难症们!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啊。」
个人定位
「You are not that special.」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认识你自己。」
在思考前进的方向时,我们不免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究竟想做什么?我究竟能做什么?
作为 985 院校的学生(给广大读者致歉,这些文字主要从我的视角出发),我们从小沐浴着许多的荣光,或者是「学霸」「学神」的标签,或者是「刻苦」「努力」「聪明」「机智」的评价……在竞争激烈的高考赛道上,我们也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大部分人,百里挑一、乃至千里挑一。
百里挑一是什么概念?2022 年,广东高考考生 70 万人,百里挑一就是考进前七千,千里挑一就是考进前七百。这样看来,我们学校基本上人人都是百里挑一了。
但是,你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似乎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厉害。」
前 1% 的学生,未必就真的能成为前 1% 的公民。应试能力之外的各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社交能力、家庭背景,都对你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你在考虑就业时,你发现网上各路分享经验的前辈履历光鲜,背景深厚,经验丰富;当你考虑出国时,你发现一亩三分地上到处是 GPA 卷王,科研竞赛交换实习。
从来都感到自信的你也许会产生怀疑,这怀疑可能源于你听到保研前 20% 绩点卷到 90/100 时的震惊,可能源于你吃到为了保研各种竞赛重复交项目带车队刷分的瓜时的错愕……
是的,你或许从来相信,大多数人往往是平庸的,平庸没什么不好,但你是否想过——你同样可以是平庸的。
我们的社会从来不悦纳平庸。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混吃混合、懒散度日的人。
这个世界上,也从来都不缺乏天赋异禀、勤劳刻苦的人。
或许你会发现,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你很少有拿的出手的东西。更令人遗憾的是,与你同行的人,学习成绩也并不会比你逊色。
你或许自诩刻苦,但图书馆的夜灯下,总有人走得比你更晚。你或许自诩聪慧,但面对艰深的课程,也总是饱受打击。你或许家境小康,但有的人出生在罗马,你也许将来只能当牛马。你或许才艺不凡,但总有人十项全能、德艺双馨。
在高考的赛道上,我们纷纷攘攘,争夺的不过就那么几分。即使是状元,也不过高我几十分,这些分数可以是发挥,也可以是能力,但并没有那样令人绝望的沟壑——说到底,有限的知识限制了可发挥的能力。
可到了大学,你会发现:有的人可以在某些方向上走得足够快足够深足够远,远到你一辈子或许也只能望其项背、蓦然嗟叹。有的人可以在各种方向上全面发展,让你自愧不如、自惭形秽。
你想提升自己,但——「你凭什么能超过别人?」
人人都是卷王的世界里,你,究竟是谁?
谁还没点特长?谁还没点爱好?谁还没点天赋?谁还没点刻苦?
也许你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大施拳脚,但最后发现自己不过是个 average person. 也许你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学到许多,但最后发现仅仅是跟上大部队便已经要竭尽全力了。
「You are not that special.」
在申请海外院校时,有一个词,叫做「定位」,根据你的 GPA、背景等,定位你的目标院校。
而事实上,在进行任何长期主义的规划时,我们就需要「定位」。
个人定位是痛苦的,它要求你直面你的所有缺点,认清你自己的真实水平,撕去一切借口、伪装,撕去「发愤图强、废柴崛起」的美好幻想,真真正正地搞清楚,你究竟是谁,你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你要广泛地参考他人的经验,与许多优秀的、不那么优秀的人对比。Comparisons are evil. 对比产生沮丧。
但无论如何,通过个人定位,认清现实,是走入真实世界的必修课。
自己戳破自己粉饰的幻想,总比被社会残酷地教育要好那么一些。
也许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定位自己,不断地毁灭幻想。
在你的童年,也许你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觉得自己独一无二。
在你的小学,也许你会觉得自己理想远大、卓尔不群,长大后必然前途无量。
在你的初中,也许你会觉得自己前程可期,高中便能 18 岁拯救世界。
在你的高中,也许你会觉得自己饱受压抑,到了大学便是困龙入海、鲲鹏展翅。
在你的大学,也许你会觉得自己发展全面、根基深厚、功夫到家,是社会精英、能搅动风云。
……
一山更比一山高。童年的科学家的梦想,谁还记得?初中考清北的豪言,谁仍执着?高中好好学习的期许,可曾坚守?大学出人头地的自信,可还存留?
当你去查找信息,你发现那一个个优秀得超乎你的想象的人,似乎也在苦恼。原来成为业界大佬、技术专家,也没那么简单;原来发了顶会的博士拿 offer,也并非顺风顺水;原来职场打拼后不一定能年薪百万,更可能成为毕业人才……
甚至表面光鲜亮丽的中产,也面临着中年危机;西装革履的行业精英,也难逃优化命运;拖家带口还背着房贷者,也为一朝失业、资金链断裂而忧虑;学成文武艺的名校生,到头来或许也是 996 拧螺丝的打工人……
现在与未来,似乎都是一片迷茫。在迷茫中找到自己,困苦而艰辛。
下期预告 当代大学生焦虑指南三:理想与现实
系列预告 当代大学生反焦虑指南
理想的失落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这是苏轼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中的感慨,在我看来,也符合大部分人的心声。整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为利禄竞逐钻营,何曾是人之所愿呢。便是苏轼也只能喟叹了。
理想是一个很美好的词,但它往往被滥用了。什么样的理想能被称为理想?小时候懵懂无知,提出成为科学家的愿望,这能叫做理想吗?初中时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隐隐有了深入的念头,这能叫做理想吗?羡慕他人的能力、体面与风光,大丈夫当如是也,彼可取而代之,这能叫做理想吗?
理想的缺失是当代教育的一大困局。我国指向性的应试教育的滥觞(向生活在树上学习)无须多提,即便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外国素质教育,也难逃理想不再的魔咒。现代社会的物质性过于显著,以至于我们很大程度上陷入了文化消泯的精神荒漠。
从小开始,我们就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循规蹈矩,按照「社会期待」塑造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失去了生活的可能性,也就失去了理想的可能性。
「夏虫不可语冰」,连尝试的机会都少有的我们,如何能找到自己的理想呢?于是我们看到,那么多学生喜欢数学、喜欢物理、喜欢……他们真的喜欢吗?还是说,仅仅是因为相对较好,就让他们产生了喜爱的错觉?
令人遗憾的事情是,我们往往有着「干一行爱一行」的能力。这种能力让我们认真努力,哪怕应付并没有那么有意思的事情,也渐渐习惯了。当我们在选定的领域中越走越深,似乎连我们自己都开始相信,「我本就属于这里。」
依稀记得看到过这么一个说法,导师很少在意学生是否对科研领域产生兴趣,干上一两年,兴趣自然就有了。这究竟是真正的兴趣,还是一种另类的规训,让我们习惯了某种特定的模式呢?
现代社会的专业化,对人的异化、工具化是非常严重的。这固然是科技进步的必然需要,但在个人的意义上,无疑限制了人生意义的实现。专业化,让我们拥有了某种标签,为我们框定了一个边界,让我们知道,我们能做什么,或者说,我们应当做什么。当然,你可以越出这个边界,然而,一旦如此,你将落入无可避免的孤独之中。你将冒冒失失地闯入另一个专业的领域,与那些土著并非同类,而在你原本的领域也成为特立独行者。就像是那无处安身的乌鸦。
这里引用一段 William Deresiewicz 在 Stanford 的演讲:
**专业化的问题是它让你成为专家,切断你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的联系,不仅如此,还切断你与自身其他潜能的联系。**当然,作为大一新生,你的专业才刚刚开始。在你走向所渴望的成功之路的过程中,进入斯坦福是你踏上的众多阶梯中的一个。再读三年大学,三五年法学院或医学院或博士,然后再干若干年住院实习生或博士后或助理教授。总而言之,进入越来越狭窄的专业化轨道。你可能从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变成了律师或者公司代理人,再变成专门研究消费品领域的税收问题的公司代理人。你从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变成了博士,再变成心脏病学家,再变成专门做心脏瓣膜移植的心脏病医生。
再次,做这些事没有任何错。只不过,在你越来越深入地进入这个轨道后,再记得你最初的样子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你开始怀念那个曾经谈钢琴和打曲棍球的人,思考那个曾经和朋友热烈讨论人生和政治以及在课堂内容的人在做什么。那个活泼能干的 19 岁年轻人已经变成了只想一件事的 40 岁中年人。**难怪年长的人这么乏味无趣。“哎,我爸爸曾经是非常聪明的人,但他现在除了谈论钱和肝脏外再无其他。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或许你从来没有想过当心脏病医生,只是碰巧发生了而已。**随大流最容易,这就是体制的力量。我不是说这个工作容易,而是说做出这种选择很容易。或者,这些根本就不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你来到斯坦福这样的名牌大学是因为聪明的孩子都这样。**你考入医学院是因为它的地位高,人人都羡慕。你选择是因为当心脏病医生的待遇很好。你做那些事能给你带来好处,让你的父母感到骄傲,令你的老师感到高兴,也让朋友们羡慕。从你上高中开始,甚至初中开始,你的唯一目标就是进入最好的大学,所以现在你会很自然地从“进入下个阶段”的角度看待人生。“进入”就是能力的证明,“进入”就是胜利。先进入斯坦福,然后是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再进入旧金山大学做实习医生等。或者进入密歇根法学院,或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或(McKinsey)或别的什么地方。你迈出了这一步,下一步似乎就必然在等着你。
也许你确实想当心脏病学家。十岁时就梦想成为医生,即使你根本不知道医生意味着什么**。你在上学期间全身心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你拒绝了上大学预修历史课时的美妙体验的诱惑,也无视你在医学院第四年的儿科学轮流值班时照看孩子的可怕感受。**
但不管是什么,要么因为你随大流要么因为你早就选定了道路,**20 年后某天醒来,你或许会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不是它是什么,不在于它是否“大画面”而是它对你意味着什么。你为什么做它,到底为了什么。这听起来像老生常谈,但这个被称为中年危机的“有一天醒来”一直就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于是,当你发现你的理想时,往往已经晚了。晚得你几乎没有机会跃出舒适圈。也或许你的理想将永远失落,青春不再,你再也不会有那种莫名其妙的悸动,有为某种事物奋斗一生的激情。
又或者,你给自己预设了一种理想,并且走入了长久的幻觉中,直到麻木疲倦到了极点,才终于发现,似乎,其实,这跟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
「理想,失落了。」
这种失落或许体现在,我们因为某种外部因素,放弃了自己曾经的冲动与爱好。
这种失落,也许体现在盲目。我进入大学的第一场班会上,每一个同学依次上台进行自我介绍。三十多人,明确说出自己对「软件开发」或者是其他相关计算机感兴趣的,连我在内只有两个人。
在种失落,也许体现在放弃。当我在班会上,听到同学说出自己曾经参加物理竞赛,爱好是物理,看到身旁的同学拿着一本翻阅过半的数学分析,我其实很难形容那种心情。
「在遍地都是六便士的世上,又有几个人真的敢于去追寻飘渺的月亮呢?」
理想的失落,还有一个更加危险的途径。这也是我时时警惕忧虑的。
「Everything looks nice at first sight.」
许多的领域,其实并不像它表现出来的那样有趣。如果我们看到化学实验的精彩绚丽就决心从事化学,如果我们看到基因编辑的无限可能就决心从事生物,如果我们看到互联网的繁荣靓丽就决心从事计算机,如果我们享受电子游戏的乐趣就决心从事游戏开发,如果我们惊叹于人工智能的巧妙高效就决心从事机器学习……海市蜃楼的幻景,欺骗了多少懵懵懂懂的少年。
「那些完全不懂量子力学的人们,往往赞叹其神奇。」
叶公好龙,莫过于此。这样失落的理想,才是最令人痛苦的。时至今日,我也很难断言自己就真的对 CS 有坚定不移的热忱。
也许我自诩热爱文学,也不过是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也许我自诩热爱思考,也不过是标新立异、特立独行。
「我们人人都知道要怎样过上更好的生活,却谁也不知道应该怎样生活。」
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一切的外部信息,都在不断地驯化我们,让我们难以发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我们崇尚于选择,也同样将自己框定于选择之中。
北岛曾经写过一首一字诗,将生活比作一张网。
乔伊斯在《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也写下:「When the soul of a man is born in this country there are nets flung at it to hold it back from flight. You talk to me of nationality, language, religion. I shall try to fly by those nets.」
人的一生,也许就是不断走向平庸的旅途。
当我们年岁尚小时,我们还没有被社会过多的约束,因而有着创造力,有着天性,也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欢天喜地。孩童的欢喜来的是那么轻易。我们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古灵精怪,拒绝一切定义。
而后,在社会上,一道又一道的网加身,我们被贴上一个又一个的标签,送入不同的流水线,输出到各式各样的社会位置上。
当然,这一切事情似乎无关理想。
对我来说,理想更像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希望,像是一种凝聚一切的美好的热情的虚指,是一种「象征」。
或许我们还记得,我们曾经也做过梦。只是梦的内容,大多失落了。
苹果早年曾经有一段振奋人心的广告:
Here’s to the crazy ones. The misfits. The rebels. The troublemakers. The round pegs in the square holes. The ones wh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They’re not fond of rules. And they have no respect for the status quo. You can quote them, disagree with them, glorify or vilify them. About the only thing you can’t do is ignore them. Because they change things. They push the human race forward. And while some may see them as the crazy ones, we see genius. Because 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
或许我们一曾是那 crazy ones 中的一员,但在规范化的社会评价体系、规范化的教育体系下,终究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诗人继续沉默》中,有一段话,我反复引用,在《高考前心理辨析》中,在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写作中。它或许有一种神秘的、颓丧的力量,触及了我心底某个黑暗的角落。
我不怀疑她们有梦想,也许还有渴望,但我已经曾经沧海,在写满一元二次方程的黑板之外无法企及。我的眼睛里充满太阳。
「但我已经曾经沧海。」
在我初三的笔记本上,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
所有的爱好归结起来无非是两个:
一是创造所向往的,
二是寻找所认同的。
也许已经不再年轻,也许热情也会渐渐冷却。所向往的,似乎是越来越少了。而所认同的,似乎是越来越多了。这又有什么所谓呢,那又有什么所谓呢。在这样的情况下,理想似乎也越来越淡薄了。
更早些,也许是初二,或者是初三,我便已经写下:
生活没有你想的那么美好,青春也未必就恣意狂荡。我们都带着枷锁,弯曲的身躯祈求着光明。
成长。人都是会变的,有的梦一觉醒来就永远消失了。你可以做千百个梦,但失去的永远不会回来。
应该思考的事情,我往往已经思考过了。「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每一次重温,不敢说有多少新的感悟,只是偶尔会这样感叹一下:「原来曾经的我也是这样啊。」
那个枷锁可以叫做中考,可以叫做高考,可以叫做分数,可以叫做 GPA,可以叫做买房买车,可以叫做成家,可以叫做生孩子……
精神的贫乏让我们不得不追求物质上的刺激。游戏小说,夜店毒品,奶头乐或是纸醉金迷,无非是意图用各种意义上的快乐来填补现代性的空虚。
可是,其实有那么一种获取快乐的途径,却被我们遗忘了:向着理想奔跑,哪怕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哪怕条件艰苦、孑然一身,也是值得欣喜的。
我们用理性为自己设下限制——你不能那么做,因为那「不务正业/没什么用/耽误学习/没有前途/无人赞赏/莫名其妙……」
少年的梦,可曾记起?
「未曾历尽千帆,少年已不再。折桨沉舟,覆在一个没有星星的夜里。」
下期预告 当代大学生焦虑指南四:内卷困局
内卷的困局
「We are collaborators. We are rivals. We cooperate. We compete.」
说到内卷,也许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应当是高考。是的,没错,高考是一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比试,但这种竞争与大学中的竞争又有所不同。
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与身边的人竞争。
高考的竞争是匿名性的、广泛的。全省考生,同一张卷子,同一批改卷组,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同班同学考得好,跟我没啥关系。我考得好,也跟他们没啥关系。其乐融融,和谐共进,在小圈子中互帮互助,岂不美哉?
然而再向上,许多的竞争,便是在身边发生。同属一个专业,推免名额 20%,几十个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个时候的竞争就颇有些激烈厮杀的色彩。
什么叫恶性竞争?我记得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这么一个桥段:某同学在考试前给其他宿舍塞色情杂志。
一条冰冷冷的名额线,就是按比例来,按绩点卷,你要保研,我也要保研,但我们五个人中最后只能有一个人保研。你学,我敢不学?你卷,我敢不卷?
评优评先,课堂展示,竞赛科研,刷题偷学。
也许你说,良性竞争有什么不好的?你追我赶更是提高整体水平。但可惜的是,许多内卷指标并不能提高真正的能力,反而是将时间花在无意义的形式化竞争上。那些高考的偏难怪技巧,可曾对你的人生有何帮助?对着课本逐字逐句背诵着“圣经”,标准的概念,答题的模板,知识异化为考试知识,重点在于区分选拔而不在教育。
为了去 overfit 那些清清楚楚的分数计算指标,我们牺牲了太多的可能性。也许你享受闲暇时在幽静的校园中闲逛,安逸于坐在长椅上看灯火通明,看一本小书,写几行小诗,观察着行人,听音乐,看绘画,打打游戏,和朋友谈天说地……
而当你在做这些所谓的“self-indulgent”的事情时,冷酷无情的卷王正挑灯夜战,黑漆漆的墨水渗透惨白的纸张。钟表无情的数着时间,tick,tock,tick,tock,你又落后了一题,你高数期末又少考了几分,你竞赛又 fail 到了参与奖,tick,tock,tick,tock,你看到他们去找实习了,去入组混论文了,而你还在看星星看月亮,或者研究着自己感兴趣的 specific field,花费 average 的时间拿着 average 的分数,绩点离前 20% 越来越远……
GPA 没有回头路,前 20% 卷到平均 90+,你一时精力分配错误,高数 60 分低分飘过,恭喜请准备考研或者就业吧。
你也许足够优秀,但很抱歉,head count 就那么多。我们要公平,一切都是可计量的,综合的反映了学生的能力, GPA、学生会、竞赛之类的我们都考虑到了,野无遗贤呢亲。
又或者你老老实实学了一学期的课程战战兢兢写着作业,别人考前突击翻阅往期习题考出来分比你高。又或者你选了自己感兴趣的文理通识课学到许多拿到 80+ 的分数,别人做好功课选对老师随便水水就是 90+. 你说你要全面发展,要文理双修,要柴米油盐也要诗和远方,但他们或许轻蔑地笑笑,心无旁骛,没有爱好没有娱乐,冷酷无情地在各种指标上将你击败。
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上学时成绩在十名左右徘徊,而哥哥朱筑文则一直保持班级第一。工作之后,朱棣文当上教授时哥哥是副教授,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时哥哥当上正教授。
杭州天长小学教师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刘道玉看来,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状元不能代表什么。“北大清华几乎招去了所有的状元,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
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非常赞同刘道玉的观点。
他说,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
朱清时解释,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也许大家不是意识不到问题,但那又能怎样呢?十名左右,卷不到保研,你去考研二次高考吗?
人在局中,不得不卷。这是结构性的、系统性的内卷。你可以厌恶,但你无法超脱。更何况,标化的内卷并非终点,而仅仅是入场券罢了。你可以半心半意地卷,当一个 average 的卷王,将剩下的零星时间投身于自己的 comsuming passion 中,也可以直接躺平,追求心灵的安宁,将 expectation 降低到基本温饱,实现 work life balance,用余生去实现自己。
「人心不是以自身的善,就是以他人的恶为食。」
人性本就是自私的,每个人生而成为利己主义者。也或者像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以亲疏远近分配利益。也许你愿意和宿友们互帮互助,一同进步,也许你愿意和同班同学互通有无,交流信息,应付考试,但你是否愿意向竞争对手倾囊相授呢?
果然还是能润则润吧,向全世界输出内卷压力。跳出赛道,向外是广阔的天地。
结语
「当代大学生焦虑指南」这一系列终于完结了。在我进入大学的第一周时间,这焦虑指南或许写下了不少我的个人感受,也有很多观察到的现象。
-
自由的代价,The Price of Liberty.
- 这是我刚来时,规划未来时感到的深切迷茫。可以说是肺腑之言,结合我个人的具体权衡分析应该会作为反焦虑指南的第一章。
-
个人定位,Self Positioning.
- 这主要是在考虑不同方向时,接触到许多的信息,从而产生的自我评估焦虑。
-
理想的失落,The Demise of Ideal.
- 写这一章的主要 trigger 其实是在班会上 self introduction 环节,听到一位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物理……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什么叫做功利,什么叫做随波逐流。在很多意义上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的爱好能与事业相结合,但另一个意义上也是不幸的,我为了实现爱好而不得不与过多的人内卷竞争。
- 同时还有一些关于叶公好龙式的喜爱的忧虑吧。
-
内卷的困局,Involution Dilemma.
- 很大意义上,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才是焦虑最严重的部分。
- 当初我听到保研前 20%,我还感觉一般般——五进一,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但当我听说上一届绩点平均 90+ 才有推免名额,我就突然感到了非常具体的压力。
- 另一方面,我个人其实还是比较喜欢做一些 Community Contribution,Knowledge Sharing 之类的事情,但内向性的、面向 head count 的竞争确实让我多了那么一丝顾虑,毕竟我也是个自私的人。
其实焦虑这件事情,本质上是在思考未来。「长期主义」所看见的不一定是光明的未来,更可能是焦虑的未知。
事实上,每个进入全新的未知的人,都很难逃脱此类焦虑。或是被焦虑吞噬,惶惶不可终日,或是在混沌中找到自己的那一束光,为之奋斗。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
很多时候我会自认为是一个 cynical 的人,也许特立独行,却仍时时为世俗所困扰。缺乏孤掷一注的勇气,因不同的选择而患得患失。
这一系列的文章都是相对暗色调的,压抑的,某种意义上属于我的内心发泄,赛博倒垃圾hhh.
写作并不仅仅是表达的过程,对我来说,这亦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思考的过程。这点迹象,在我写高考前心理辨析时就表露无疑了。
焦虑是令人痛苦的,但绝非不可战胜的。将其付诸笔下,与我来说,更像是认清对手的过程。唯有认清焦虑,方能摆脱焦虑。
「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加强大。」
虚无主义或许是现代人难以逃脱的宿命,但从悲观的虚无主义者变化为积极的虚无主义者也足以令人活着。
「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也许理性让我们丧失了勇气,沦落于精精计较、锱铢必较,让我们在不断的优秀中走向平庸。人生路远,也许我们应该给自己犯错的权利。
「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最后,用这么一句话为这个系列收尾吧: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而过度审视的生活是没法过的。」